edit_30_1287049695  

雖然每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收視率都不高,但我很愛看奧斯卡頒獎典禮。知道這部電影,就是在奧斯卡金像獎看到的,大家都知道這部電影在當屆奧斯卡裡受到很大的矚目,當時這部片本想納入我的待看清單中,但說真的,就是這張海報的slogan讓我打消了念頭:兩個奶媽兩個娃,精援猛男來湊咖。........什麼跟什麼嘛!......腦海浮現了兩個當蕾絲邊一輩子的女人突然哈屌兼搞笑的景象,連壹網樂當把這部片歸類為「喜劇」.......我想看這三個演深刻戲的演員演這種「拉子變成異性戀」的搞笑片嗎?答案是不要。

不過,我挑片子往往是從想瞭解演員開始。是的,今天估狗 Mia Wasikowska ,又再度看見了這部片。這次有許多網友的評價,讓我對這部片又產生了好奇,這告訴我們一件事:海報的slogan不能光顧著押韻啦~

雖然大家都說這是個詼諧幽默小品,但我感覺整部片沒有在搞笑啊~而且,挺不錯看的。

這部片的情節如果是換成普通的異性夫妻檔----如果是女生無法懷孕而接受捐精----的話,或許這些情節就會沒有這麼大的可看性,因此我認為這部片的亮點是同性戀組家庭的種種。兩個拉子,擺平了環境的種種磨難、克服了外界批評的眼光,請了代理孕父而生下的孩子們也沒有因為身處於同性戀家庭而心理上有狀況,那麼這對拉子夫妻會接受的困難是什麼呢?電影指點了兩個方向:孩子的性向問題,還有這個家庭所實質沒有的「精子」。

560130997 

「這位先生有我們夫妻沒有的東西....但我們夫妻好得很!」.....這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被捐精的家庭的心聲...

無法擁有彼此的孩子,或許真的會是一種遺憾。因此當孩子們把當年的捐精者請回家中,對茱兒和妮可來說,就真的是把兩人的缺憾搬上檯面,因此妮可說保羅是個侵略者,尤其是他又上了茱兒,簡直就真是提著槍的入侵者。不過,對茱兒(Julian Moore飾)來說,事情很簡單,跟多年來批判性強、完美主義的妮可(Annette Bening飾)生活在一起,加上經商失敗,已經讓她失去了對自己應有的自信,又出現了像保羅(Mark Ruffalo,就是復仇者聯盟的綠巨人啦~)這樣對自己的才華予以肯定的人,外遇總是這樣一推力一拉力產生的。這並不是只會發生在同志,也會發生在每一對夫妻,當兩個人的事業成就落差太大,甚至聰明才智落差太多,除非有一方是個樂觀到不行的EQ達人,否則難免會令人感到自信瀕臨崩潰。

妮可是個可以把所有事情都應付得很好的人。當她發現這位入侵者已經改變了自己的家庭,她也嘗試用她的方式接納保羅的存在,即便她其實不大喜歡保羅。她拿出了百分百的誠懇,但也在同一天發現了茱兒的外遇----她從發現茱兒頭髮的浴室,回到保羅的餐桌,保羅正和她的家人們談笑風生,對她來說,那一刻這個世界都無聲了下來,她從來沒有這麼疏離過,那種震驚、心碎卻又要隱忍的表情寫在臉上,真的很佩服Annette Bening,果真是影后!

不過,總括來說,就是因為這些情節,如果換成一般被捐精的夫妻,或許是個一樣的結果,讓我覺得這部片說穿了好像也沒怎麼特別的地方。不過,我發現在看這部電影有個奇怪的傾向:到電影中間的時候,我確實比較希望茱兒和保羅在一起。或許是因為 Mark Ruffalo 飾演的保羅太真誠了~他是個早年叛逆、50歲後想定下來的男人,他的想法和價值觀都是比較正向的,和妮可比起來,確實好相處多了~更何況他是真的愛茱兒,這次他並不是隨便找個女人亂搞一通來著。因此我對他在本片黯然退場的結果很是同情。不過,仔細想想,如果這是個發生在異性夫妻的電影,我的看法會因此不同:我會傾向破碎的家庭能被修復。難道真的是看不習慣女女同志檔的愛情嗎?我的兩性觀也該檢討啦!!

06d80e8df6eb63c026d24e8c0227a07c  

保羅對這個家庭來說或許真是入侵者,但在瓊妮(Mia Wasikowska飾)和雷瑟(Josh Hutcherson飾)的相處中,他發現自己真的很enjoy父親的角色......

就是因為這個想法,讓我察覺自己的兩性觀或許還是有點問題的。我對異性夫妻的感情比較能有認同感,同性戀的感情對我來說或許真的太陌生了,讓自己不免也往異性戀結局傾向去,(後來上網路估狗發現一些網友和我有一樣的反應,希望茱兒是和外遇對象保羅成連理,不知是不是我上面說的原因?)我相信很多婚姻中的第三者,在熱戀的情緒中會產生一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想法,畢竟這是關乎終生幸福的生存之戰啊!雖然對方已有家庭,人格比較脆弱的人還是會做一些破壞人家家庭的缺德事。不過,我們保羅並不是這樣的人,我想他還是有點兒良知,但面臨被一整個家庭拋棄的當下----茱兒拒絕了他、女兒瓊安拒絕見他----他還是失落了。雖然他還是做了點最後的嘗試,但編劇讓他鎩羽而歸,他還是孤單一人地走了,第三者永遠不受歡迎,對拉子家庭來說亦是。重點應該是他的角色,而不是他的性向、多數觀眾的性向。我很感謝編劇,他很有理智,沒有毀了這部片,也讓我察覺了自己兩性觀念的盲點。

17ff31ab雷瑟是個普通的青少年,除了生長在拉子家庭導致容易被懷疑是gay外.....

這個故事是孩子們引起的。是雷瑟想見自己的生父,但因為雷瑟還未成年不能被允許提出這個要求,於是請剛成年的姊姊瓊安打電話給捐精銀行,請求取得生父的聯絡方式。或許身為家中唯一的男生,雷瑟會想知道一個男生在家裡會是怎樣的角色。心理學中提到家庭的功能,父親往往被認為是扮演著兒子的楷模,在一個同志家庭裡,兒子沒了這樣的模範,那會是怎樣的光景?雷瑟只有15歲,Josh Hutcherson將雷瑟詮釋成一個青澀的青少年,他見了自己的生父,真要問問題卻不知道要說什麼;後來想到的問題,總是保羅喜歡的東西是什麼?做過的事情是什麼?或許他正在尋求某些認同,畢竟他愛做的那些事,家中不可能有跟他一樣的角色。他想和生父聚聚,找了他的朋友一起來,保羅不免以一個家中年長者的姿態勸他少和那位不良朋友接觸,當然引起雷瑟的反彈----不過,電影裡確實讓我們看到了,保羅對雷瑟這方面的影響,或許比茱兒和妮可大得多。

雷瑟和他的遜喀朋友過從甚密,加上生長在拉子家庭,一度被以為是同性戀。當她們對雷瑟旁敲側擊,提到「最近跟別人有什麼特殊的關係」的問題,雷瑟所想起的居然是偷偷去見生父的事。所以我覺得生父的出現,對雷瑟的自我認知來說,或許真的是很重要的。且姊姊瓊安是那麼樣的優秀,好動不愛讀書的他正在形成自己的個性,他真的需要一個能信任的成人男性當他的楷模。

6de1cead  

茱兒 & 妮可:「兒子,出門前來抱抱~~」 雷瑟:「妳們互相抱就好了。」.....對雷瑟來說,我想他真的在尋求角色認同,但這個家沒有這樣的楷模,這也令茱兒和妮可有點沮喪。

這些問題不是常常出現在各個家庭裡嗎?青少年對父母的疏離,其實是正在建立自己的獨特性與價值觀,雷瑟還是愛這個家的,This Kid is all right~

b1a54eef  

至於瓊安,她快要離家去大學了。拉子家庭的成長環境會影響她對異性的態度嗎?答案是.......

瓊安是個資優生,她的閒暇活動,就是跟朋友們玩拼字遊戲。她和普通小孩一樣,在這個年紀會遇到異性交往的問題。不過她的對象是個比她還要青澀的書呆子,她在家庭面臨破碎的情況下,衝動地喝了些酒,吻了她喜歡的男生,結果對方傻在那邊,生父又搞上了生母(咦?)心情超差,諸事不順.......好在母親茱兒還是用了自己的方法解決了家庭問題,瓊安去大學展開了她的新生活,帶著家人的愛....This kid is all right, too.

所以,The Kids are all right~ 就是這部電影的片名,嗯。我想除了宣告同志家庭就像一般家庭一樣,遇到問題能以對彼此的關愛來解決,也告訴觀眾這樣一件事:雙親和孩子的關係,是一個家的重要鎖鍊,這條鎖鍊是靠關愛來強化的,不管孩子跑得多遠、多麼有自己的想法,只要鎖鍊夠強,都能解決問題。

我們其實都是為人子女,自己有發現自己有多重要嘛?......看完這部電影,覺得好像該回家陪陪老父老母ㄅ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avel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